如今,打开微信朋友圈,时常能看到有人分享各类“风水秘籍”,从房屋朝向到办公室布局,甚至声称能通过调整环境改变运势,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,随意在朋友圈发布涉及风水的内容,可能已经踩上了法律红线。
我国《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》明确规定,禁止传播迷信信息扰乱社会秩序,那些打着“传统易理”“文化传承”旗号的风水测算链接、付费改运广告,本质上属于利用公众对未知领域的焦虑进行牟利,比如某博主在朋友圈晒出客户转账记录,配文“调理后三个月升职加薪”,这种暗示因果关系的宣传已构成虚假营销;更有甚者将生辰八字与疾病关联,诱导用户购买高价符咒,直接触犯了《广告法》中关于禁止宣扬迷信的规定。
从民事责任看,若因轻信错误风水指导导致财产损失(如盲目拆改房屋结构引发安全隐患),发布者需承担相应赔偿责任,而当内容涉及封建糟粕或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,网信部门可依据相关规定要求删除信息、限制账号功能直至封号处理,去年就有案例显示,某账号因长期推送“床头朝西必招灾”等惊悚标题党内容,被平台永久封禁并处以行政罚款。
真正值得关注的是,传统文化中的堪舆智慧本应服务于人居环境优化,而非沦为敛财工具,合法合规的传播应当基于科学原理,避免绝对化断言和恐吓式话术,当我们遇到宣称能精准预测命运、包治百病的风水帖时,不妨多问一句:这样的说法有依据吗?是否经过权威机构认证?毕竟,美好生活要靠双手创造,而不是寄托于虚无缥缈的“改运法则”。
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,每个人都是清朗环境的维护者,下次准备转发风水类内容前,建议先核实信息来源,拒绝参与任何形式的迷信传播,让传统文化在法治轨道上焕发新生机,才是对文化遗产最好的传承方式。